2006年全國政協提案
案由:實施扶持政策,爲民企進入國際石油市場創設平臺。
提案人:許智明
提案內容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也是能源消耗的大國,中國石油企業積極落實「走出去」戰略,參與全球能源開發,是大勢所趨。近年,我國中國國營石油公司參與國際石油開采和一系列的外國石油企業購幷活動成績顯著,但也不是一帆風順,道路幷不平坦。因此配合國家的石油戰略,政府爲民營企業進入石油市場創設平臺,放手讓這支龐大的民營石油力量走出去,等同增加解决我國的能源供給緊缺問題的又一渠道,是十分必要的。
(1)扶持民企投入國際石油市場,拓展海外油源業務。
在世界石油天然氣市場,爭取國際石油勘采開采合同、收購海
外能源及相關企業,表面是商業行爲,實際涉及意識形態、宗教信仰
和地緣政治的綜合影響。實踐證明:許多情况下,國營石油公司直接出面參與境外拓展油源,往往受到西方國家的「抵制」,降低了成功機率,或成本劇增,事倍功半。
因此,政府應有意識地扶持和培養一批民營企業(可采用國資與外資、私人資金相結合的民營能源實體),作爲第一綫力量在國際上出面進行石油業務的商業運作,采用「民間外交」的方式,發揮其快速决策、靈活反映的優勢,增强中國企業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爲國家的石油戰略服務。
(2)民營企業走向國際能源巿場,需要國家制定配套的相關政策。
民營石油企業起步晚、規模小、資金少技術力量薄弱、油田開采及掌控市場的經驗較少,要在國際市場上與外國石油公司抗衡,爭取石油開采權和中上游經營權,必須有賴于國家相關政策措施的配合和支援。
例如:國家銀行可以通過銀行貸款來充實民營企業海外石油投
資專案的固定資本金和流動資金。實行優惠政策和信貸扶持政策,鼓勵民營企業購置運油工具和設置儲油設施;
允許進軍國際能源市場的民營企業動用巨大數額的外匯,幷簡化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間,以配合海外石油專案的業務進展;
政府加强與相關商會和專門機構的溝通,爲民營企業的海外石油投資提供指南和資訊服務等等。
(3)政府要協調國營和民營油企的合理分工,有序合作,避免惡性競爭。
爲不斷尋求海外石油供給,國營三大石油公司及其控股公司頻頻展開海外石油資産的收購行動,海外爭油戰愈演愈烈。雖然,海外石油投資需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則,但是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在海外石油投資的業務上作出協調和規劃。在國營石油企業之間、國營油企與民營油企之間,在投資的地域、投資形式上都要有合作和分工,至少在相關的專案上,不能互相擡價,惡性競爭,以避免提高收購成本,損害國家的整體利益。
(4)在內地爲民營油企創造公平,寬鬆和自由的營商環境。
爲充分調動民營石油企業進入國內石油市場和石油勘探領域的積極性,政府要協助民企消除發展業務中掣肘和政策瓶頸,放寬相關的産業政策。
例如,放寬民營企業涉足成品油批發市場須具備的油庫容量和加油站數量條件限制;
允許民營石化企業擁有在海外取得的原油份額運回國內的原油進口權和指標,幷給予民營油企在海外取得的油品份額進行進口煉化和銷售的自主權;
民營油企煉油廠成品油自銷、成品油運輸業務等等方面的政策限制應逐漸放寬,增加民營油企的經営自主權,讓民營油企享受進入石油市場的真正空間。
在當前國際競爭的新形勢下,政府通過扶植龐大的民營石油力量「走出去」拓展油源,增加全世界的能源供應來保障我國的能源需求,使之成爲保衛國家石油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動民營石油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是完全必要的。

中聯石化主席許智明博士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會議會場。

2006年8月下旬,中國民營企業家東非四國訪問團到訪馬達加斯加能源國際有限公司。馬達加斯加能源主席許智明博士向代表團團長胡德平部長匯報工作,時任中國駐馬國大使李樹立在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