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有許多歷史典故與紹興有關,而人們所熟識的「曲水流觴」與「越王投醪」又均與紹與酒有關。

 

東晉永和九年時任會稽內史的書法家王羲之偕名士親朋謝安、孫綽等四十二人「曲水流觴」以文會友,借酒助興的歷史典故廣為流傳,至今仍歷久不息。當年文豪雅士會聚在當今紹興西南的山陰蘭渚山下之蘭亭修禊,流觴曲水,飲酒賦詩,即興揮毫。王羲之乘興寫就的千古名篇《蘭亭集序》云:「…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文章清新優美,書法逶婉含蓄、遒美健秀,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書法之寶,王羲之更被稱為「書聖」。

紹興巿張金如巿長(右)熱情會見到訪紹興的許智明博士(左)。

東晉名士的蘭亭聚,不僅在中國書法史和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客觀上還開創了交流學術思想觀點的先河,因此在中國思想史上也有重大意義。如今,人們誦頌千古名篇,鑒賞著名家的書法時,當然也不會忘記王羲之與他的詩友們流觴曲水所飲的紹興黃酒,至少可以這樣說,紹興黃酒文化的「催化作用」,孕育了無數「書聖」、「詩仙」和美麗詩篇。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紹興的青山秀水、醇酒佳釀養育、熏陶、成就了許多文豪雅士,唐代大詩人杜甫曾作詩,十分幽默地稱讚醉酒作詩的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入木三分地刻劃大文豪創作對紹興黃酒的依賴關係。著名詩人賀知章、宋之問、崔穎、孟浩然、劉長卿、秦係、嚴維、白居易、元稹、方幹、張喬等都與紹興黃酒有著不解之緣。越州的景物和鏡湖水系所釀作的黃酒,促成了他們的詩興,他們的傳世佳作至今仿佛還飄逸出醉人的黃酒香味。至於紹興黃酒成就的愛國英才,官宦秀才、師爺謀士更是枚不勝舉,多如繁星了。理智地看問題,名士之成就,並非絕對仰賴於老酒罈子,但酒之積極功能,在其人生價值的追求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自古以來,人的生活離不開酒,它浸潤著整個人類社會從天子到子民,男婚女嫁,慶生奠死,總之,人們的喜、怒、哀、樂,都離不開酒。酒,不分社會界別、不分貴賤貧富,為人們提供表達情感的不同方式和發洩情緒的渠道,衍生著中國的酒文化,酒與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均聯繫在一起。這也是紹興黃酒能夠吸引我之處,促成了我是次紹興「酒都之旅」。

 

在紹興巿駐香港辦事處邵銘主任的精心安排下,我到訪了中國江南紹興,濃厚的歷史與文化氣氛令一種特別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是個與眾不同的城巿。值得細細品昧之處,在於它不像某些新興的城巿僅僅是「克隆」現代城巿相似的繁華喧囂和林立的大廈高樓,紹興郤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持了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色,城內蜿蜒的河道穿街過巷,綠水晶瑩;頭戴烏毡帽的船主駕著名為「烏蓬」木舟與之相影生輝;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的石橋飛架小河連接四方;綠樹紅花襯托著古樸的石板路通向民居深處;城巿居民在黑瓦白墻民居中悠閒地生活,「文物之邦、魚米之鄉」場景顯得更加清新悅目,令我嘆為觀止。

紹興之所以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在於它擁有的眾多古跡散發出古老文化的芳香。在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內都保存原物並依照舊時的模樣擺設。深宅大院,不難想像當日繁華,而院內一叢紅色杜鵑花開得嬌艷無比,給古樸的院子帶來一抹亮色。

踏入蘭亭勝景,我們進入一座江南著名園林,故蹟鵝池之後是古代文豪墨客飲酒作畫誦詩之處。親臨其境,果然名不虛傳: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澈激流映帶左右。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書聖」「詩仙」的書畫精品,又可在當年文豪雅士會聚流觴曲水之邊,體驗《蘭亭集序》中「信可樂也」的感受。我更於蘭亭找到幾位長輩兼忘年交的行蹤,聽說仙逝的趙老樸初先生、啟功老先生和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沈鵬先生對蘭亭勝景推崇備至,曾經或經常到這里「朝聖」,觀摩欣賞字畫,在這地方找尋創作作品的靈感。當置身其中,在對蘭亭勝景景仰之間,又增添了幾分親切,心情十分舒暢。

在我們遊園期間,不少衣冠楚楚的日本遊客興奮闖入,迫不及待地分頭找尋著他們所仰慕的藝術大師作品,恭敬地頂禮膜拜,靜靜地細心觀摩欣賞,細心回味藝術享受,虔誠崇拜之心溢於言表,這就是中華文化的感染力!我想:傳播中華悠久歷史文化,紹興有著比其它城巿更重的責任和表現力。

 

漫步略帶古舊風雅的紹興街頭,總感覺陣陣美酒的芳香從白墻黑瓦的民居深處飄出,四周找尋,忽然酒店門口的一尊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吸引了我,這是魯迅先生的如椽大筆塑造的人物形象──「孔乙己」,據說這是中國美院著名教授鐘兆鼐的大作。從這家酒店的標誌無疑可以認定,這就是具傳奇色彩與國際知名度的鹹亨酒店,在這家酒店我們找到了「知己」,找到了感覺。

坐在鹹亨酒店,點了紹興當地最有名的家常菜式,包括名聞遐邇的臭豆腐、霉乾菜、紹興腐乳和茴香豆,品嘗著紹興醇香甘甜的老酒,體驗著當地民眾生活,思緒起伏,感受良多。

我憶及魯迅先生筆下《孔乙己》、《故鄉》、《祝福》中的人物,即使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人們,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可以面對自已喜好的家鄉黃酒,慢飲小酌,以酒會友,以酒寄託著他們的愛與憎,享受自得其樂的生活方式,使人回味無窮。

中國紹興黃酒集團董事長、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建偉(左)、胡周祥總經理(右)致送古越龍山黃酒許智明博士(中)

品嚐著紹興黃酒的甘醇,家常菜餚也變得美味,即使是酒量尚淺的人們也能接受其較低的酒精濃度和令人陶醉的酒香。我想:有別於其它高酒精濃度的白酒,紹興黃酒有條件讓更多的人們品味和體會酒的魅力和飲酒的樂趣,人們心情好時,醞釀創意;情緒沮喪時,克服憂鬱恐懼;遭遇困難時,誘發智慧和無窮勇氣,慢慢從紹興黃酒這「忠實朋友」和人生「伙伴」的「交往」中,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和溝通,悟出人生的哲理。

漫步略帶古舊風雅的紹興街頭,總感覺陣陣美酒的芳香從白墻黑瓦的民居深處飄出,四周找尋,忽然酒店門口的一尊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吸引了我,這是魯迅先生的如椽大筆塑造的人物形象──「孔乙己」,據說這是中國美院著名教授鐘兆鼐的大作。從這家酒店的標誌無疑可以認定,這就是具傳奇色彩與國際知名度的鹹亨酒店,在這家酒店我們找到了「知己」,找到了感覺。

坐在鹹亨酒店,點了紹興當地最有名的家常菜式,包括名聞遐邇的臭豆腐、霉乾菜、紹興腐乳和茴香豆,品嘗著紹興醇香甘甜的老酒,體驗著當地民眾生活,思緒起伏,感受良多。

我憶及魯迅先生筆下《孔乙己》、《故鄉》、《祝福》中的人物,即使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人們,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可以面對自已喜好的家鄉黃酒,慢飲小酌,以酒會友,以酒寄託著他們的愛與憎,享受自得其樂的生活方式,使人回味無窮。

品嚐著紹興黃酒的甘醇,家常菜餚也變得美味,即使是酒量尚淺的人們也能接受其較低的酒精濃度和令人陶醉的酒香。我想:有別於其它高酒精濃度的白酒,紹興黃酒有條件讓更多的人們品味和體會酒的魅力和飲酒的樂趣,人們心情好時,醞釀創意;情緒沮喪時,克服憂鬱恐懼;遭遇困難時,誘發智慧和無窮勇氣,慢慢從紹興黃酒這「忠實朋友」和人生「伙伴」的「交往」中,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和溝通,悟出人生的哲理。

蘭亭文物管委會主任陳勤(左)在蘭亭曲水流觴處熱情接待到訪的許智明博士(右)

 

 

紹興黃酒為中國四大名酒之一,黃酒是以糯米、麵麴和鑒湖水為主要原料釀造,廠家告訴我,黃酒的品種有元紅、加飯、善釀和香雪 4種,釀造方法各自不同。元紅是用紅麴釀造,所以酒色偏紅;加飯是在釀造過程中使用較多量的糯米而得名;善釀在釀造時用陳酒代替水,質地醇厚;香雪則是用加飯酒糟蒸餾的糟燒代替水。而古時候紹興人習慣在生兒子或女兒時,釀幾罈酒埋入地下,等到女兒成親或兒子考試中舉時,再開來宴請親友,這種陳年老酒稱「女兒紅」或「狀元紅」。女兒紅的酒罈上常雕刻有嫦娥奔月圖,又稱「花雕」。

紹興黃酒酒精濃度比較低,通常大約在以下,其集飲料、藥用和調味於一身,具有芳香梨郁,醇厚甘鮮,富於營養等色、香、味具全的特點。

紹興黃酒主要呈琥珀色,即橙色,透明澄澈,純凈可愛,使人賞心悅目。

紹興黃酒有誘人的馥鬱芳香。凡是名酒,都重芳香,紹興黃酒所獨具的馥香,是由酯類、醇類、醛類、酸類、羰基化合物和酚類等多種成分組成的。而且往往隨著時間的久遠而更為濃烈。所以紹興黃酒又稱為老酒,越陳越香。

紹興黃酒的味給人印象最深,主要是醇厚甘鮮,回味無窮。酒的好壞首先以味作為標準。紹興黃酒的味是甜味、酸味、苦味、辛味、鮮味、澀味的和諧融合,這是化學成分的反映,它們互相制約,互相影響,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組成了紹興黃酒的酒體。如此充裕的味,加上美好的色和香,就形成了紹興黃酒不同尋常的,一種引人入勝的、十分獨特的風格。

清初袁枚《隨園食單》中有這樣的論述:「紹興黃酒如清官廉吏,不參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長留人間,閱盡世故而其質愈厚」,這是給紹興黃酒以恰如其分的記錄和讚許。

 

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各種酒類產品之中,紹興黃酒營養之豐富是有科學依據的。如果啤酒被列為營養飲品,稱為「液體麵包」的話,那麼紹興黃酒被譽為「液體蛋糕」是當之無愧的。因為紹興黃酒含氨基酸種,總含量每升高達毫克,尤其是人體必需的,而人體本身又不能合成的、只能依靠從食物中攝取的種氨基酸達毫克,是啤酒的倍,葡萄酒的倍。尤以助長人體發育的,多數穀物中缺乏的賴氨酸,其含量與啤酒、葡萄酒和日本清酒相比,要高出倍;紹興酒係純釀造壓濾酒,在生產過程中幾乎保留了發酵所產生的全部有益成分,如糖、糊精、有機酸、氨基酸、酯類和維生素等。紹興黃酒營養之豐富,在世界酒體中是罕見的,不但營養物質含量高,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而且各類紹興黃酒所含的熱量,也均為啤酒的倍,葡萄酒的1.2─2.3倍。

由於以往紹興黃酒宣傳上的低調,紹興黃酒長期扮演「地方酒」的角色,僅僅為江浙人「悄悄地獨自品嚐」,其它地域的人們只是在吃大閘蟹的秋冬季節,才偶爾加熱或加入話梅飲之。其實,最好是在常溫下,不需燙熱且不需加入話梅才能保持黃酒的品質,這是品嚐紹興黃酒的最佳方式。

 

紹興之行使我們對紹興黃酒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就生產方法而論,酒的品種基本上共分為釀造酒(發酵酒)和蒸餾酒兩類。

釀造酒,是在發酵後稍加處理即可飲用,是酒精濃度較低的酒,如葡萄酒、啤酒、黃酒、清酒等,歷史起源較早。

蒸餾酒,是在發酵後再經蒸餾而成的高酒精濃度酒,主要有白酒、白蘭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歷史起源較晚。

至於中國酒,主要分黃酒和白酒兩大類,白酒是要經過蒸餾設備和技術提高酒精的含量,改善豐富其品味,屬於後起的發展,白酒之根在黃酒。黃酒作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其餘兩種為葡萄酒和啤酒,黃酒起源於5000年前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有正式文字記載的可追溯到春秋時期,且為中國獨有的酒種,故黃酒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據有領先的地位。而紹興黃酒是中國名酒中最古老的品種,故名「老酒」。如果將茅臺酒比喻為中國「國酒之父」的話,那麼紹興黃酒可當之無愧地比作為「國酒之母」。

紹興黃酒在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無獨有偶,時隔年之後的年,紹興黃酒又一次在巴拿馬萬國名酒及飲料品評會上奪得特別金獎。除此之外,紹興黃酒所獲得的其它國際金牌,新中國成立後就有四次之多,在中國國內獲得的金牌獎牌更是枚不勝舉。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外交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均以「古越龍山」、「塔牌」、「會稽山」牌紹興黃酒作為各種宴會和國宴專用酒,紹興黃酒因此聲名鵲起。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歐美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東方名酒之冠"美譽,「越酒行天下」之說法也實不為過了。

 

我們的近鄰日本有許多人對紹興黃酒也趨之若騖,幾近瘋狂,為了「克隆」紹興黃酒,他們不僅模仿了黃酒生產的全套工序流程,甚至把釀造黃酒的整套生產設備和生產原材料都運回日本,但是他們始終未能如願生產出紹興黃酒。因為他們缺少紹興所在、礦物質含量比較高的「鑒湖水系」和紹興所具有的獨特氣候環境。這個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資源,是上蒼恩賜給中華民族的,中華兒女應該倍加保護和珍惜。

我的一些臺灣朋友,都喜歡飲紹興黃酒,事實上台灣目前也生產其當地的「紹興黃酒」,有不少黃酒的品牌,但其品質與貨真價實的紹興黃酒相差太遠。如要喝到正宗的紹興黃酒,還是大陸浙江紹興所出產的黃酒才是正宗的品味。紹興黃酒現已成為中國第一個原產地保護產品,凡是不在特定的紹與鑒湖水域生產的黃酒,今後都不能稱為「紹興黃酒」,所以臺灣的酒業同行和黃酒愛好者都希望臺灣當局能夠放寬限制,允許來自浙江紹興黃酒廠生產的紹興黃酒能夠在臺灣銷售,讓臺灣民眾不用離開臺灣,就能同時品嚐和比較到兩岸不同的紹興黃酒的不同風味了。

 

如果是好酒,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好喝,而不會只是某些人認為好喝。紹興黃酒,就是這樣的一種酒。最主要的是紹興黃酒味道甘醇,酒精濃度通常大約在18%左右,因此慢飲小酌,即使是年老體弱的長者、酒量尚淺的人也不會討厭黃酒的香味,更重要的是黃酒不會傷身,更對健康有利。清朝康熙年間的「調鼎集」對紹興黃酒有這樣的論述「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飲之令人發渴,而紹酒獨無;天下甜酒居多,飲之令人體中滿悶,而紹酒之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為上品,非私評也。」由此可見紹興黃酒的內涵非同一般。據說中國國家領導人,包括周恩來總理、鄧小平先生暮年都對紹興黃酒「情有獨鍾」,放心飲用。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等中國國家原領導人更多次親臨紹興,到黃酒酒廠視察指導工作,品嚐佳釀。

但是決不可「小看」酒精濃度很低的紹興黃酒,它曾醉倒酒量非凡的東北大漢。我與東北石油企業老總因工作關係有著不一般的交情,大家都是識酒之人,工作之餘常把酒言歡,就是這樣一位平時一瓶茅台酒不在話下的東北大漢,有次竟醉倒在不常飲的黃酒里──兩瓶古越龍山紹興黃酒,令這位老總站立不穩,步履蹣跚。根據東北老總醉酒的教訓,我感受到:如果說茅臺酒的威力,是「中國酒林」佛教的少林功夫,那麼紹興黃酒的威力就是「中國酒林」道教的八掛太極!紹興黃酒的後勁是不能為人們所輕視的。這也就是紹興黃酒內涵的奇特之處。

 

既然是紹興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和豐富的酒文化資源,既然釀酒業已經成為紹興最重要的經濟支撐點之一,作為一個品酒愛好者,十分有興趣走訪中國最大規模的黃酒生產龍頭企業──年產量超過萬噸的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

很榮幸我們獲得中國紹興黃酒集團董事長、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建偉高級工程師和古越龍山紹興酒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周祥高級經濟師的熱情接待。傅建偉董事長告訴我們,黃酒釀造業是個古老的行業,由於黃酒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資本紛紛涌入,紹興大小黃酒釀造廠現共有二百多家,儘管行業競爭激烈,卻沒有一家不盈利的。近年來,黃酒行業一再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黃酒獲得了規模化發展的契機,產量大幅提升。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已於1997年5月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巿交易。

這家中國最大的黃酒生產、經營、出口企業,擁有中國一流的黃酒生產工藝設備和中國唯一的省級黃酒技術中心,聚集眾多國家級評酒大師和生產管理人材。主要產品「古越龍山」、「沈永和」、「鑒湖」牌紹興黃酒是中國優質產品,多次榮獲國際和中國金獎,是中國首批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古越龍山」又是黃酒行業唯一中國馳名商標,唯一中國國宴專用黃酒;具有300多年曆史的「沈永和」老字號和「鑒湖」是浙江省著名商標,產品暢銷中國各大城市,遠銷日本、東南亞、歐美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紹興黃酒的豐富底蘊和內涵,以及紹興黃酒企業的雄厚實力,無疑可以在中國國內和國外廣闊的巿場佔領更大的空間。如何把黃酒企業做得更大更強,讓更多的人們領略紹興黃酒的風采,這是我們在這次紹興之行每日與紹興人對飲中常常談及的話題。

 

我們在古越龍山紹興酒有限公司逗留期間,在胡周祥總經理的陪同下,天天與古越龍山人暢飲紹與黃酒,增長了對紹興黃酒的認識,感受甚至陶醉於紹興黃酒的文化。胡周祥總經理告訴我們:紹興黃酒具備「低酒度、高營養」的特質,但由於歷史文化的積澱和南北氣候的差異,黃酒一度只是江浙酒的代名詞,「南黃北白」的飲酒消費觀念根深蒂固,地域的羈絆成為制約紹興黃酒發展的重要瓶頸。一旦讓億萬酒客消費群體認知黃酒的特質,勢必拉動銷售,黃酒市場一定會迎來真正的爆發期。

黃酒獲得規模化發展的契機,產量大幅提升,據年行業報告數據,黃酒產銷量為2005年上半年與往年同期對比增長達各黃酒生產企業以敏銳的目光和精確的洞察力,準確把握市場最新動態,紛紛投巨資加快黃酒生產基地建設,採用現代化生產流程、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生產品種,追加廣告資金投入等新舉措,通過擴大再生產和中央電視台廣告強大的輻射能力,掀起一輪黃酒擴張的新競爭,進一步拓展北方市場,實現南北市場比翼齊飛的發展格局。優秀的黃酒企業已經借助機遇撐起一片天空。黃酒生產的發展勢頭在整個酒行業中名列前茅,這意味著紹興黃酒拓展更大的市場空間的力度已經加大,可以說正在衝擊以往中國白酒、啤酒、葡萄酒「三分天下」的格局,黃酒已經成為中國酒類最具潛力的第四勢力。

在拓展黃酒南北巿場的戰略中,全球信息中心高地──香港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平台。借鑑內地「國酒茅臺」蒸餾酒在香港成功營銷的經驗,我冒昧地建議:採用發酵酒境外推銷新形式──在香港創設「紹興老酒之友」協會,開辦「紹興老酒」專買店,既可以迎合港人飲用低酒精濃度酒的習慣,以酒性平和、營養含量頗高的紹興黃酒與外國洋酒一較長短,為民眾飲食生活提供更多的選擇,更重要的還可以通過推廣紹與黃酒的文化,宣傳文化名城紹興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蹟、中國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又何樂而不為呢?令人欣喜的是我的建議得到了業界和紹興巿政府的肯定和支持,進一步的磋商將近期在香港進行。本人將全力協助,樂觀其成,將推廣紹興黃酒作為樂事也。

 

我們在古越龍山酒廠的酒窖參觀,佔地萬噸的黃酒。黃酒酒窖設於地面瓦房而不是置於地下,是為適應黃酒釀制和發酵工序所需的通風、通氣的生產環境,這是我們感到十分意外的。

中國紹興黃酒集團總經理、古越龍山紹興酒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周祥(右三)陪同許智明博士(右二)參觀古越龍山酒廠。

胡周祥總經理告訴我們,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為了滿足不同社會層次的黃酒需求,紹興黃酒除了普通的黃酒外,也有年份酒。並且強調,紹興黃酒的年份酒與白酒年份酒的最大區別是決非酒種勾兌,而是黃酒產品真實灌裝入罈的年期。年份系列由5年、8年、10年、15年、20年、30年、40年、50年、60年、70年甚至80年的都有。50年以上年份酒,巿場上很少有售。之所以目前該廠庫存量最多的是20年和30年的年份酒,是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政策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業生產力提高,農作物豐收,糯米盈餘,釀酒的原料增多有關。

目睹盛滿黃酒的酒罈堆積如山,我觸景生情。按照每罈25公斤計算,25萬噸的黃酒的儲量,豈非要灌裝成1000萬罈酒?!這眾多裝滿黃酒的酒罈在酒窖庫里就像是古戰場上列隊整齊的「將士」,隨時準備「獻身」為人們服務的「戰鬥」──給人們帶來歡樂、為人們解除煩惱;賦予人們智慧及力量……

我們的思緒穿越了歷史的時光隧道,仿佛見到了黃酒釀製的年年月月,每年立冬開始至來年立春,是釀製黃酒的最適合時期,稱為「冬釀」。紹興黃酒完成釀造需要經過浸米、蒸飯、攤飯、落缸、發酵、開耙、壓榨、煎酒、灌壇等許多道工序。一般來說,1斤米可以做1.7斤或1.8斤黃酒。每道工序都有前人積累的經驗和奧妙,比如發酵的程度就直接決定酒質的好壞,發酵過頭酒太酸,發酵不夠酒又嫩了,沒有酒味。

紹興黃洒酒廠釀製工場內排列著眾多產自浙江宜興的「七石缸」,每口巨缸有7000升的容量,釀酒師傳們合力將蒸熟攤冷的晶瑩糯米飯倒進大缸,再將磨得油光鋥亮的大竹杠把米飯搗散開,同時灑上黃色的酒麯和乳白色的酒母,再次搗勻後,蓋上稻草編成的缸蓋,完成釀酒的主要工序。經過一定的發酵期之後,再開耙灌酒入罈,別看陶土罈子外觀近似粗陋,其實也頗有講究,據說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器皿可以代替這種古老的酒罈。而且,新的罈子不能用來裝成品酒,只有那些裝過半成品酒的舊罈才行。因為新做的陶土罈難免有細小滲漏或難以發現的疵點,會導致成品酒氧化變質。即便是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今天,陶土罐、竹耙、竹筐,甚至荷葉、竹葉、黃泥,依然是黃酒釀造中不可或缺的生產材料。隨著歷史經驗積累,延續著千百年來的傳統工藝,紹興黃酒釀造的技術已日益精進,這是子孫後代可以享用的「財富」,是中華燦爛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份,一定得倍加珍惜。

紹興巿駐香港辦事處邵銘主任(左),古越龍山紹興酒有限公司胡周祥總經理(右)用紹興黃酒熱情招待到訪紹興的許智明博士(中)

 

 

古越龍山紹興酒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周祥(左)在咸享酒店接待到訪紹興的許智明博士(右)

在紹興之行期間,正在出席第二屆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的紹興巿人民政府張金如巿長在百忙中親切接見了我們,並向我們介紹了經濟蓬勃發展的紹興巿最新情況,令我們感到十分振奮。

張金如巿長不無自豪地告訴我們,此次由國家文物局、建設部、世界銀行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紹與共同主辦的國際性工作交流和學術研討會議,去年年初擬定了瀋陽、青島和紹興等城市作為承辦候選城市。先後四次在京協商,最終紹興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以及成功的古城保護模式和遺產保護工作得到了專家的一致青睞,紹興順利得到了承辦權。

張金如巿長的介紹,給我很深的思想啟迪:紹興,這個中國文化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2500年城址一直未因紹與的進步和發展而改變其古老文化的保護。在高樓大樓如雨後春筍的時代,紹興卻獨樹一幟,在城鄉現代化的發展同時,保持著山清水秀、水網縱橫的城巿規劃格局,這不僅標誌著城巿具有競爭力的文化底蘊,也反映了城巿父母官的獨到眼光和戰略意識,這是難能可貴的。

事實上,要保護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遠比「克隆」一座現代化城巿更為艱巨複雜,因為在促進經濟發展和城巿現代化的同時,還必須保留城市品位和文化個性,並不斷解決兩者融合可能出現的不協調和各種矛盾。

我們相信紹興人民一定能利用好前人留下的珍貴歷史遺產,特別是以黃酒為代表的物產文化和豐富的黃酒文化資源。在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市和旅遊大市的過程中,堅持紹興釀酒業的發展,以黃酒產業為龍頭帶動各行各業全面發展,同時大力發展黃酒文化產業,使紹興的黃酒文化有更多更好的載體和表現形式,讓紹興在經濟發展的強項中滲出老酒的美味,在保留悠久歷史文化遺產的同時,又注入新的現代文明。我們深信紹興的名城保獲與社會經濟繁榮發展的多贏格局定會發展得非常成功並讓人們為之驕傲。

古越龍山紹興酒有限公司胡周祥總經理(右)陪同許智明博士(左)參觀該公司庫存量達萬噸的黃酒酒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