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上電視節目為馬達加斯加近期政治危機解畫

 

最近,馬達加斯加共和國政府與反對派的政治紛爭引發流血事件令世人矚目。近日,我應鳯凰衛視的邀請,接受該臺「新聞今日談」節目主持、時事評論員阮次山先生的採訪,談談自己對馬島局勢的一些看法。

馬達加斯加曾是非洲地區政治相對穩定、社會治安良好的國家,今天卻失去了固有的穩定與和諧,作為馬達加斯加駐香港名譽領事,我感到十分的惋惜和失落,但我始終深信馬國人民及紛爭雙方定會運用其具有的善良、包容與智慧解決政治紛爭,早日恢復社會秩序,重現昔日的和平與安寧。

1月26號,因為總統拉瓦盧馬納納以擅自播放前總統拉齊拉卡對現總統不實的攻擊言論,下令政府關閉了反對派領導人、原塔那那利佛巿巿長拉喬利納的私營電臺和電視臺而引發反對派的示威。拉喬利納原是馬國知名的電視臺和電臺音樂節目的主持人,常在播放流行音樂節目中傳播和推銷其政治理念,利用當地人對法國流行音樂的喜愛而依賴其電台的條件,發動群眾上街抗議政府關閉其電臺和電視臺,形成1月26日的騷亂。2月3日馬國軍方公報,在1月26日爆發的大規模騷亂中,全國共有76人死亡,86人受傷。據說衝擊馬國首都國家電視臺,直接死亡兩人,多數死者是搶燒商場時被踩死和煙燻死的。

反對派領導人拉喬利納1月31日自行宣布為總統並接管國家政權,武裝力量由他調遣,2月7日,再度召示威群眾衝擊總統府「接管政權」,無視軍警的告示和鳴槍警告,突破警方設立的三道警戒線,示威演變成暴動,抗議者衝過警戒線,軍警開槍,造成28人死亡,兩百多人受傷。這種情況那怕是發生在民主的美國,反對派強行衝擊白宮要接管美國總統的權力時,我深信守衛白宮的軍警開槍也是必然的結局。

反對派領軍人物、前巿長拉喬利納現年三十四歲,未及馬國選任總統的法定年齡,傳媒報導他只是前總統的代言人、幕後勢力「馬前卒」。有人說此次馬國政治紛爭,實際上是與前總統挑戰現總統權利爭鬥的繼續,是外國勢力與現政府在較勁。

事實上,現總統執政地位穩固,因為馬國是個民主國家,總統經民選產生,現總統的合法性不容置疑。在議會160個議席中,拉瓦盧馬納納總統總統所創建的“我愛馬達加斯加”政黨成員佔多數,達104席;在新政府中行政架構中“我愛馬達加斯加”黨成員獲得該國近60%的市鎮長席位;在促進發展落實減貧戰略上,拉瓦盧馬納納總統是有作為的。執政以來,促進了馬國經濟發展,努力落實減貧戰略,馬國政府在發展經濟方面的努力得到國際社會肯定。自拉瓦盧馬納納總統上任以來,馬達加斯加2003年至2006年,年均經濟增長率6.2%,是非洲國家經濟表現最好的國家之一,馬國現已基本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並有條件向印度洋地區出口。

在國際輿論上,聯合國、非洲聯盟、美國和法國等紛紛譴責和反對馬國反對派非法另立政府的行徑,呼籲對立雙方通過對話消除爭端。特別是非盟對成員國政變的態度十分清楚,那就是“絕不退讓”,堅決支持馬國政府和總統。現在非洲國家都不承認以武力方式實現政府更迭,宣導和平民主合法進行。

馬國民眾也不想國家混亂,社會各界責疑馬國反對黨的做法。教會開始指責反對派宣佈接管國家權力為非法。諸多網上論壇指責拉喬利納“違法”。許多曾支持他的上層人士也轉變了立場。儘管拉喬利納多次呼籲罷工、罷學,但社會運作仍然基本正常,這表明拉瓦盧馬納納總統和他領導的政府仍控制著馬國局勢。參加集會和示威的群眾人數也較前幾次明顯減少。1月26日起,全國示威人數達到25萬人;2月7日,示威和衝擊總統府的人數約為2萬人;至2月8日出席示威和葬禮集會的僅有5仟人,與開始時民眾一呼百應的局面相比,反對派正在失去支持,局勢有趨穩的跡象。

繼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出「爭議各方捐棄歧見,舉行和談」的呼籲之後,聯合國主管政治事務的助理秘書長門克裏歐斯二月九日抵達馬國首都進行斡旋馬達加斯加紛爭雙方經已同意接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政治對話的調停人,馬達加斯加政府與反對派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政治紛爭初露曙光。

本人作為馬達加斯加駐港名譽領事,我認為一個民主國家,存在不同政見和政治紛爭是客觀存在的。我真誠地希望馬國紛爭雙方通過政治磋商,解決政治分歧,避免流血暴力和社會動蕩,相信紛爭雙方會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解決相關問題。我高興看到聯合國和非盟經已參與馬國的政治斡旋,我對馬國政治和社會問題得到和平解決充滿信心。

 

應鳯凰衛視的邀請,許智明博士上該台「新聞今日談」節目,為馬達加斯加政府與反對派近期的政治紛爭解畫。

許智明博士接受鳯凰衛視時事評論員阮次山先生的採訪。

在鳯凰衛視「新聞今日談」節目上,許智明博士談談自己對馬島局勢的看法。

許智明博士在鳯凰衛視演播室接受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