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觀禮感懷

 

 

首都北京,這是一個對我來說並不陌生的地方,當年從商,我曾在北京「插隊」十年;作為已連任三屆的全國政協委員,每年參加全國「兩會」期間,我都會在京呆上十天半月,平時也為商務社交時有往返京港之間。因此,對於一般意義上的「上京」,我早已習以為常,更像是「回娘家」的感覺。就四季而言,我喜歡金秋的北京--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彩雲飄飄,紅楓盡染。十月的北京花似海,歌如潮,旗如林,情滿懷,因為每年北京的十月都有國慶的大型慶祝活動,各界精英聚首,群英薈萃,普天同慶。今年十月的國慶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華誕,本人作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觀禮的獲邀代表,親臨現場,感受甲子之年的祖國大慶,勾起我對北京的特殊情感。

1999年我也曾應邀到京參加了新中國成立50周年的國慶大典觀禮,今年是祖國60周年華誕,因此對能夠反映和體現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輝煌歷史,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國慶晚宴、閱兵和群眾遊行以及焰火晚會都使人們充滿響往和期待。

見證盛典,撫今追昔,令人感慨萬千!在祖國過去5000年的文明燦爛的歷史中,有4800年間是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只是近200年的近代史才落後於別的國家,成為外國列強「炮艦政策」的犠牲品。然而新中國成立以來,又使祖國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展現新顔,我有幸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親眼見證共和國的滄桑巨變,盡情享受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信與自豪,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我堅信在我的有生之年,中國定將又會重新成為全世界的第一!再過10年,在國慶70周年到來的時候,我們的國家和偉大的中華民族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事實上,這次氣勢磅礡的60週年國慶大典,是國家60年艱苦奮鬥的成果,是新中國走上新臺階的標誌,吐氣揚眉看大典更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夢想,更是人生難得的機會,如今,我能參與慶賀新中國成立成60周年的生日,這一天定會令我終身難忘……。

 

國宴歡聚五湖四海

9月30日晚,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盛大的國慶招待會,大會堂國宴廳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40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歡聚一堂,共慶佳節。

話說國宴,這是由黨和國家領導人主持,以國家名義舉行的慶祝國家重大節日的宴會,邀請駐華使節、外國駐華的重要機構代表及國家各有關部門的負責人,還有人大、政協、群眾團體的代表、勞動模範等出席。國宴的特點是:出席者的身份高,接待規格高,場面隆重,政治性強,禮儀嚴格,工作程式規範、嚴謹。

作為一國最高規格的宴會,不只陳列着美食。而事實上,9月30日晚,在人民大會堂「國宴」的餐桌上,並沒有山珍海味:主菜也只是「四菜一湯」。今次的國宴也沒有因為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力的強大而有所改變。但國宴卻展示了祖國的綜合國力、傳統的中華文化,反映了中國國家領導人嚴格遵守清廉、務實的作風和親民的個性風采。因此,國宴成為最生動又最讓人與奮的社交舞臺。

國慶招待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溫家寶總理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節日的祝賀﹔向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致以親切的節日問候﹔向出席招待會的各國朋友和所有關心、支持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國際友人表示誠摯的感謝。 

溫家寶總理回顧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時指出,我們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過40年,將迎來新中國成立100周年。到那時,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將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我們前面的道路還很長,也不平坦。我們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勵精圖治。溫總理勉勵大家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奮勇爭先,取得更大的成就。溫家寶總理的重要講話讓我們深受鼓舞,並感到祖國的強盛而身為中國人的無尚光榮。

由於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太大,與會者太多,為維持會場秩序,工作人員都勸說入席者不要離開座位。但仍有許多人欲跑到主桌區附近想向國家領導人敬酒,卻都被安保人員勸阻,怏怏而返。不過我注意到國家領導人都表現非常親民,你們舉杯,他們也舉杯;你向他們招手,他們也向你招手回禮。

那天,我入座後,卻發現江辦主任由喜貴上將就坐在離我不遠的主桌區,於是我朝他就坐的座席走去。安保人員隨即將我「攔住」,當我向安全保衛人員說,我找由主任時,安保人員居然沒有再阻攔我前行。由主任見到我的到來顯得十分高興,隨即拿起兩大杯茅台酒,相互祝賀國慶快樂之後一飲而盡。由主任還熱情地介紹其周邊的各位領導給我認識,相互問候和祝賀,少不了又多飲幾杯,不亦樂乎!隨後由主任把我引領到主家席向江澤民主席敬酒,令本人感覺興奮並盡興而返。

據說出席人民大會堂舉行盛大國慶招待會的有四千多人,除了黨政部門的領導外,還有各界代表、港澳人士,台灣同胞、華僑、華人代表,各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駐華代表和配偶也應邀出席了招待會。在這個場合,我居然也能遇上了幾位俄羅斯和馬達加斯加的老朋友,言談甚歡。

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告訴我,俄羅斯(前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新中國成立60週年之時,也是中俄建交60年之際。他在祝賀中國國慶的同時不忘表示,目前正值俄中關係發展的歷史最好時期,俄羅斯和中國作為相毗鄰的兩個大國,應繼續深化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履行兩國領導人提出的“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承諾,為全世界樹立和平、互利、友好合作的典範。

俄中友協主席、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季塔連科說,他作為與中國友好合作和交往的推動者及參與者,今年有幸親自參加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觀禮活動,能夠與中國各族人民一起見證新中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受到中國和平崛起的力量。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定將站在世界的前列。西方人對中國的排斥主要是由於不瞭解,因此作為主張中俄友好的社團和機構,定當承擔友好的橋樑作用,加強國際溝通工作,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融入世界。

祖籍是廣東順德的馬達加斯加駐華大使維克托‧希科尼納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60年間中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了不起!中國的和平崛起,華僑華人更是感慨萬千,激動不已,為祖國的強大而感到由衷的驕傲與自豪。

60華誕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意義非凡,國慶慶典更驗證祖國的發展與崛起。的確,60年來祖國經歷了一個偉大的歷史變遷過程,共和國從成立初期的一窮二白而被其它國家看不起,到後來的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在世界地位的舉足輕重,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就着一個又一個壯舉,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這些對於全球華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與自豪。所有這些都證明瞭一點:祖國崛起了,我們炎黃子孫的腰杆挺直了,再沒有其它國家看不起我們了。

今日的中國,面臨著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作為炎黃子孫,都能為積極地參與到這場國家強大發展的偉大建設中來而感到自豪,群策群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自己的力量。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中國融入世界的廣度和深度都在拓寬與加深,這為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參與祖國建設提供了多種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很多人都通過不同管道為祖國發展做貢獻,不僅是祖國發展的見證者,也是祖國發展的參與者。

 

見證盛典祝福祖國

凡遇國慶大典,閱兵式總是典禮中聲勢最大的一項重頭戲。在這項極其隆重的儀式中,展現出一個軍隊的軍威、一個國家的國威和一個民族的浩然正氣。

建國後,每年都會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國慶閱兵,從1949年至1959年,一共舉辦了11次。1960年國家本着厲行節約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典禮制度,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但這個傳統做法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國慶閱兵式被中止了24年。直到1981年,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恢復國慶閱兵,並在建國35周年時,舉行了一次大型的國慶閱兵;再之後就是1999年,建國50周年的世紀大閱兵。

而今年規模空前的60周年國慶閱兵,既可以展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和嶄新風貌,又可以展示中國軍隊維護國家安全與統一、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能力和信心,向全世界展現出「中國力量」。

9月30日下午,北京的上空仍霧氣沉沉。儘管氣象專家一再保證說今年的國慶是個好天氣,大家還是不免有些擔心,因50周年國慶時,北京的天氣就不太好,所以,我們都在暗暗祈禱,希望天遂人願。事實上,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在科技昌明的今天,我國的人工降雨和控雨的手段已十分昌明的了,而氣象專家們的研判能力是值得信賴的。國慶一早,天空已由前一天的多雲轉晴,緊接著是雲開霧散,天清氣朗。雖然隨後驕陽的熱力,將觀禮者的臉曬得通紅,大家仍情不自禁地歡呼:天佑中華!

10月1日參加國慶觀禮活動,我5點半就起床,6點鐘吃早餐,7點隨政協觀禮團從駐地北京飯店向天安門進發。儘管乘坐的車輛沿長安街一路上暢行無阻,綠樹、藍天、清幽的空氣依然,但除了站立著的保安人員和觀禮代表之外,寬闊的北京長安大街幾乎沒有其它行人。我們在大柵欄下車,再從這裡走向天安門廣場的觀禮臺。我們全國政協委員觀禮團被安排在天安門前西區的觀禮臺上。當我們每人手持一張紅色請柬,延着鋪了紅色地氈的通道,按請柬上指定的編號,按圖索驥地找到自己的座位,時間僅為8點剛過。

迎着旭日,站在國慶觀禮臺上,眼前是寬廣的長安街,身後是氣勢雄偉的紫禁城,離當年開國大典時毛主席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天安門城樓又如此之近,欣喜地看見一個偉大的國度在世界的東方巍然屹立,心潮澎湃,感想萬千!是的,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60週年華誕,可以想象全球的熱點都聚焦在北京,十三億中國人的心都滙聚在北京,在這光輝節日的清晨,普天之下,多少中華兒女為之歡欣、鼓舞、雀躍。而我,作為其中的一份子,焦急地翹首期盼着神聖時刻的到來。

隆隆的禮炮聲響起了!國旗護衛隊在慶典活動中第一個出場,踏著禮炮聲,他們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將國旗護送至天安門廣場國旗杆基座。據說國旗護衛隊行進過程中將邁出正步169步,寓意從1840年至今169年的不平凡歷程,中華民族不畏艱難,滿懷信心,走向未來。

伴隨着轟鳴的禮炮聲,嘹亮的國歌響起,國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昇起,迎風飄揚,那一刻感覺到自己渾身的熱血在沸騰,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感受到了作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的凝聚力。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祖國母親生日的喜慶,我還感受到了被壓抑百年後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的中華民族崛起的渴望和力量。

我親歷兩次國慶大典,對祖國的繁榮發展和滄桑巨變感慨萬千。作為一名旅居香港拓展海外業務的商人,深信中國在今後定會給世界帶來新的驚喜和更大的承擔,自己暗下定決心,要持之以恒地展開民間外交,加強與國際的友好交流和合作,為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瞭解中國而作出自已不懈的努力和應有的貢獻。

經過短暫的平靜,人們的目光專注着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胡錦濤乘車通過金水橋駛入長安街檢閱受閱部隊。胡總書記對受閱部隊官兵親切的問候「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和受閱部隊官兵的「首長好!」「為人民服務!」的應答聲此起彼落,令人們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溫暖和親切。

回溯歷史,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甚至追溯建國之前,國家領導人和軍隊領導人在閱兵式上均身着戎裝乘坐外國轎車檢閱受閱部隊。1949年3月,在北京西苑機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毛澤東主席乘坐繳獲的戰利品美式吉普車檢閱部隊,為新中國開國大典閱兵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後的13次國慶閱兵,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部隊。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國防部長彭德懷和林彪先後擔任閱兵總司令,先後都是乘坐美式轎車、蘇聯轎車檢閱受閱部隊。直至1958年,時任國防部長林彪才乘國產「紅旗」檢閱車檢閱了受閱部隊。

上世紀80年代之後,人們發現我國歷屆擔任中央軍委主席的國家領導人乘車閱兵的方式都大致相同。1984年建國35周年閱兵時,鄧小平主席着中山裝、乘國產紅旗轎車檢閱部隊;1999年建國50周年大慶時,江澤民主席着中山裝、乘國產紅旗轎車檢閱部隊;今年,胡錦濤主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60週年大慶閱兵式上同樣着中山裝、乘國產紅旗轎車檢閱部隊。我想這不是一種偶然,不是一種簡單的重複,而是包含着不凡的內涵和重大的意義:中山裝素有國裝之稱,紅旗轎車是由毛主席親自命名的我國自行設計和制造的轎車。最高領導人着中山裝乘國產紅旗轎車檢閱部隊代表着民族的尊嚴和多民族的團結,蘊含着不屈和具創造性的民族精神。同時,也象徵着革命精神的發揚光大和革命傳統的堅定不移的繼承。看着胡錦濤主席着中山裝乘國產紅旗轎車閱兵,心中的英雄民族的自豪感和偉大祖國的驕傲感油然而生。

胡錦濤主席乘車檢閱受閱部隊儀式完結,隨即在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觀眾和全中國人民發表了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的國慶重要講話。胡主席回憶起六十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近代以來百多年的浴血奮戰終於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毛澤東主席在這裡向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胡主席最後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繼續朝著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繼續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奮鬥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早上10點,我們期待以久的大遊行開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引領着陸、海、空軍;戰略導彈部隊徒步方隊,武裝警察徒步方陣、女民兵徒步方陣簇擁着國旗和軍旗列隊由遠而近開來,排山倒海,滾滾向前!浩瀚的氣勢在向全世界展示著新中國的崛起,作為中國人的尊嚴與驕傲在那樣的時刻得到了充分體現。這是我們中國的力量!中華民族的振興圓了幾代中國人民的夢;共和國的強大,更讓每一個中華兒女為她感到無限的驕傲和自豪。

隨著一種極規律並震撼的腳步聲音由輕漸響,各軍兵種隊列由東向西由遠而近,來到我們面前,只覺眼前譁然一亮!代表海軍的白色,代表空軍的灰藍,還有女民兵的亮麗深粉,那整齊劃一的步伐,雄壯激昂的口號,磅礴宏偉的氣勢,一種難以言表的震撼,足以安撫海外千千萬萬無根浮萍的心靈。此情此景,本人內心驟然湧出一份強烈的歸屬感。接著銀鷹展翅、鐵甲爭輝……越來越響的轟鳴聲引領著色彩各異的戰車載著型號不同的火炮、導彈等各種性能的武器緩緩經過,那些先進的武器,那種英姿颯爽的陣勢,充分展示了中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展現力量、威望、強大和不可戰勝,標誌著我們中國國防的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與未來發展的力量。

當人民解放軍空軍一隊隊戰鷹呼嘯著掠過廣場上空,令我們大飽眼福之後,緊接著大閱兵後面的是由奮鬥創業、改革開放、世紀跨越、輝煌成就、科學發展、錦繡中華、美好未來7大主題組成的「我與祖國共奮進」的群眾遊行方陣,各行各業組成的60個代表中國發展的彩車方隊又琳琅滿目地呈現在眾人眼前。由10萬各界群眾代表、60輛彩車組成的35個遊行方陣和六節行進式文藝表演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中心區,天安門廣場上8萬青少年手持彩頁翻開一幅幅壯麗的圖畫。這些方陣令本人更加情難自禁,激動地和天安門廣場的海內外嘉賓們、同胞們一道歡呼、鼓掌和歌唱。

作為民營企業家,我專注着工業方隊。因為這個凝聚著企業家們心血的群體,體現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局面。作為民營企業家,我為能趕上這樣一個蒸蒸日上的時代而感到自豪,為能在祖國經濟建設的偉大事業中貢獻一份自我的力量而自豪。同時,讓我由然而生的是一種使命感,一種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感。胸懷天下,腳踏實地,盡好自己的本份,發揮應有的作用,作出應有的貢獻。這就是我作為一個國慶觀禮者的心聲!

一名外國的中國國際問題專家對《環球時報》發表這樣的評論:如果說北京奧運會象徵中國的崛起,國慶60周年閱兵則是在宣告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發展模式的成功。該專家表示,中國如今已不再依靠意識形態來捆綁凝聚人心,這一次中國人在60年大慶展現出來的愛國熱情完全發自內心,可以說在當代中國被經濟力量整合為一體的情況下,中國人國家意識和公民意識噴發帶來的結果,可以說今年的大閱兵宣告了現代意義中國國家意識的形成。的確,西方媒體始終沒有看懂中國,中國和平崛起的箇中因素,外國人又豈能全面理解呢?!

縱觀今日國際形勢,世界反恐、霸權問題依然嚴峻,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更是矛盾重重。中國軍事強大的發展,才能徹底擺脫「落後挨打」、近代被人瓜分蹂躪欺淩剝削的屈辱。中國必須要有一個與其他國家旗鼓相當的強大軍事力量來維護自身國家的安定團結、人民的安居樂業、經濟的穩步發展,才能有能力參與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今日的中國,面臨著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新中國已把握着前所未有的最好發展機會,迎頭趕上,開創新篇章。

 

絢麗煙火璀璨未來

10月1日晚上,皓月當空,盛大的慶祝晚會正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當慶祝晚會上那一簇簇美輪美奐、五彩繽紛的焰火綻放在北京的夜空,當光立方的流光溢彩在人們眼前不停地閃爍着變幻,當56個民族的中華兒女身著節日盛裝載歌載舞,個個臉上都揚溢着自信和歡快的笑容,天安門廣場成了踏歌起舞的歡樂海洋,在天地之間繪就了一幅立體繽紛的歡慶畫卷。我不僅感受到祖國母親生日的喜慶,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的凝聚力,還感受到被壓抑百年後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的中華民族崛起的渴望和力量。作為受邀的國慶觀禮代表,為自已能站在國慶觀禮臺上見證祖國「甲子慶典」國泰民安的喜慶與吉祥而深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激動。

慶祝晚會上,廣場和長安街的兩側都是演員,我沒見過演員比現場觀眾多的演出!廣場太大了,可看的東西太多了,如此大規模的安排、演出等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精心組織和安排,我相信其它任何國家都很難能像中國這樣安排得那麼有效和那麼的完美。這樣大的規模和陣容,說明中國強大的效率和質量,中國向世界顯示了自己的實力,也讓世界感受到中國的綜合實力。

在慶祝晚會上熱烈的氣氛中,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看到了祖國更加美好的未來!欣喜之餘,我們還應冷靜地看到,我們祖國的復興大業初露端倪,海內外幹擾和阻撓祖國各項事業發展的負面因素乃至敵對勢力仍還存在。關注祖國未來的發展、促進祖國統一大業,不僅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共同的心願,也是我們日後的奮鬥目標。我們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要有更大的使命擔當,並要積極地付諸行動,把自身良好發展及價值的實現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各自為祖國作出新的和更大的貢獻!

今次國慶慶祝晚會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國家領導人走下天安門城樓,與百姓一起載歌載舞,體現了國家領導人的親民形象風範,也標誌著一個變化中的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明和開放。我曾有幸觀摩了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相比之下,在天安門廣場國慶觀禮臺上看到慶祝晚會的場面更為雄偉,更為壯觀,盡情享受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信與豪情,令我倍感激動。

本人作為應邀參加國慶觀禮者,既是我的崇高榮譽,也是重大的責任和承擔。我充分地意識到: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中國充滿了魅力;世界在注視中國,呼喚着中國,中國充滿着希望和發展機會。中國經已向世界顯示了自己的實力與承擔,相信中國在今後定能給世界帶來更多新的驚喜和更大的承擔。我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並決心與全球中華兒女一道努力開創未來,以各自的優勢開創佳績而向祖國70週年國慶獻禮。

 

威武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

 

六十周年國慶大典,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北京天安門城樓。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胡錦濤乘車檢閱受閱部隊。

 

在六十周年國慶儀式上,胡錦濤主席發表重要講話。

 

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的慶祝晚會上,胡錦濤主席與少數民族同胞共舞。

 

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的慶祝晚會上,江澤民主席和與會者聯歡。

 

乘車前往天安門廣場途中,英姿颯爽的女民兵受閱方陣令人眼睛一亮。

 

清晨人民空軍的受閱方陣已經在長安街列隊完畢。

 

人民海軍受閱方陣喊着口令在長安街邁開了整齊的步伐。

 

參與國慶巡遊的學生隊伍向載着天安門觀禮代表的車隊揮手致意。

 

張燈結綵的王府井大街罕有的空無行人,人們都爭先恐後看閱兵去了。

 

與武警WJ03B型輪式防暴裝甲车合個影。這種新型的防暴裝備,不僅能可爬30°的坡,越過1.2米寬壕溝,還可以通過輪胎劃水,實現靜水浮渡。

 

在天安門廣場,許智明博士與中國僑聯王永樂副主席在一起。

 

在天安門國慶觀禮台上,許智明博士與香港廣東社團總會王國強主席在一起。

 

在天安門國慶觀禮台上,許智明博士與香港中旅集團張學武董事長在一起。

 

在天安門國慶觀禮台上,許智明博士與香港風鳯凰衛視劉長樂行政總裁在一起。

 

在天安門國慶觀禮台上,許智明博士與香港國際投資總商會劉宇新特別顧問在一起。

 

在天安門國慶觀禮台上,許智明博士與香港著名畫家劉宇一新教授在一起。

 

在天安門國慶觀禮台上,許智明博士與香港民建聯譚耀忠主席、香港體育協會霍震霆會長、全國政協李楊委員等在一起。

 

在天安門城樓留影。

 

天安門廣場上矗立的超大型電子屏幕及時向公眾轉播國慶閱兵遊行實況。